日本一哥锦织圭出生于1989年,178的身高在网球界不吃香,没有良好的身高臂展限制其发球,发球上网等能力,速度快、步伐灵活,战术多变、会借力是锦织圭的技术特点。
锦织圭2007年转入职业赛场,2008年便收获ATP德尔雷海滩冠军,2012年闯入澳网八强,2014年打入大满贯决赛,收获亚军,2016年里约奥运会夺铜牌。
和锦织圭同时代的中国选手吴迪,张泽,转成职业之后差距逐渐拉大。从身体条件上看,中国选手比锦织圭等日本选手还要好些。
中国女子网坛凭借李娜,郑洁等曾经一度闪耀网坛。现在年轻的运动员状态不稳定,整体实力下降很多。中国女子网坛成绩优于日本网坛,但是整体厚度日本女子网坛更好。
外训成果
上世纪90年代,日本网协与企业联手设立"45计划",每年通过选拔赛遴选12岁左右的好苗子,送往美国著名的尼克网球学校,学费由企业承担。锦织圭是其中的佼佼者,并且受到尼克网校的重点培养,有个专门的网球团队为他服务。
而中国80,90一代球员都是举国体制下的培养。中国网球技术和理念差距巨大。中国很多青少年选手缺少长期的职业规划,通常还没打出成绩就受到伤病困扰,由于青少年时期经验不够丰富,转成成年赛场后大赛气质弱。
网球人口差距
日本一亿多人口的国家,网球人口达到900多万,日本大城市的网球场几乎人满为患。现任天皇皇后就是网球场上相识,日本著名的动漫网球王子也是风靡一时。而中国未有明确的网球人口数字,可想而知,不会太高。
网球资源
日本网球资源不算很好,但是比较专业。而且大多数的网球场属于公共资源,并不需要支付费用。而国内的网球场几乎是私有,想要接触,学习网球通常需要支付昂贵的费用。这一点就让一半的人望而却步。
心态,经验
锦织圭在比赛中所展示的顽强在世界网坛都是首屈一指的,快速的防守,灵活的移动,欧美风格的打法结合积极的心态,挑战自我的欲望。锦织圭才能够赢下费德勒,德约科维奇,穆雷这样的顶尖高手。
而中国球员在对阵高排名的球员时往往输在经验上,打法保守,没有拼搏的欲望,没有以下克上的勇气。在比赛气质需要磨练。
零零后的中国球员在成长道路上没有前辈们那么曲折,他们很多人从小接受的网球培训更加专业,更早的接触青少年赛事,近年来涌现出一批青少年冠军,希望他们能带着青少年时期的成绩自信的征战成年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