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的境遇,很大程度上也是中国赛季的一个缩影。
广州网球公开赛、武汉网球公开赛、深圳网球公开赛、成都网球公开赛、中国网球公开赛、上海大师赛、天津网球公开赛,1个月内多达7场紧密重叠的赛事,对中国赛季各大赛事的主办方都是运气和实力的考验。
但在追求大牌球星和出场阵容的背后,中国赛季也在迎来另外一些可喜的变化。
“尴尬”的中国赛季
明星球员临时退赛的原因,或许能从英国选手穆雷的话中窥得一二。
伤愈归来参加了深圳公开赛的穆雷表示,在参加完深网和中网后,他不会再参加上海大师赛,因为他的身体不足以支撑连续三站参赛。
一边是,经历一年的高强度作战,略显疲态的球员们会慎重考虑赛季末的参赛计划,以防身体透支。
另一边是,处于赛季末端的中国赛季战线甚长,从9月中旬拉开帷幕的广州网球公开赛到10月中旬结束的上海大师赛,一个月内在中国各地奔波,适应不同级别的比赛,对球员也是不小的挑战。
新华网 刘明洋 制图
尽管囊括了WTA和ATP不同级别的赛事,对于为大满贯而生的球员来说,中国赛季仍然只是紧接年度最后一项大满贯——美国网球公开赛(以下简称“美网”)的巡回赛赛场。
近几年在美网后通常会宣布剩余赛季报销的小威(去年例外)大概就持这种态度——大牌选手并不太看重中国系列赛的高奖金,他们更看重大满贯傍身的荣誉和随之而来的商业代言。拼搏完年度最后一个大满贯后,度假和出席商业活动才是最惬意的生活。当然如果组委会愿意追加出场费,参赛也就变成了一种商业活动。
美网结束后出席纽约时装周的莎拉波娃。(图源:莎拉波娃星闻馆微博)
而男子球员在美网结束后还有另一种选择——拉沃尔杯。
这项2017年诞生的表演赛兼具超豪华参赛阵容和巨额奖金两大吸睛利器,让许多高排位男子球员跃跃欲试。拥有能与费德勒、德约科维奇并肩作战,在大舞台上发光发热的机会,就不难理解临时被拉沃尔杯征召的美国小将蒂亚福立刻退掉成都网球公开赛(以下简称“成网”)的选择。
对于年轻的中国网球市场,球员一度被当作最根本的吸金源和赛事资本。
然而球员和不稳定的天气一样,没人可以保证每一年的中国赛季都像去年那样好运,邀请的大牌悉数到场且表现优异。知名球员数量有限,中国赛季的赛程却紧密重叠。
今年的深网请光了一众小鲜肉,同期的成网难免“黯然神伤”。和深网同级同期的成网折射出另一个尴尬局面:现有的中国市场尚不具备消化近几年快速引进的低级别网球巡回赛的能力,同质比赛过多,势必凸显球员资源的有限。
幸运的中国小将
遍地开花的国内赛事对本土小将来说,则意味着更多的参赛机会。
一年前,小将张之臻闯入深网八强,成为第三个闯入ATP比赛八强的中国男选手。
今年持资格赛外卡突围的小将王曦雨,也在武网收获了自己的第一场WTA超五级别正赛胜利。
长达一个月的中国赛季是本土小将们历练的好时机。免去了国际旅行的舟车劳顿和高成本,中国选手在家门口参赛,既有主场优势和信心,还能得到主办方更多的外卡资格。
此外,主办方还会安排本土球员和国外巨星互动:2013年上海大师赛曾让张择和费德勒组成双打组合。张择坦言,光是和费德勒一起训练就收益良多。
2013年上海大师赛,费德勒(右)/张择在比赛中庆祝得分。(新华社发)
成长的中国网球文化
不过,对于国内的网球迷和潜在的体育爱好者来说,越来越多的本土赛事联动,正在慢慢地创造着国内的网球氛围。
在10月,去北京看一场中网,去上海看一场大师赛,已经成为伴随着这两个赛事成长起来的中国网球迷的一种固定习惯——中网和上海大师赛在今年分别迎来各自15周岁和10周岁的生日。
回顾2004年中网元年,女子赛只是WTA二级赛,男子赛只是ATP三级赛,靠赠票“赔本赚吆喝”是中网很长一段时间里的境遇。直到2013年,中网终于实现盈亏平衡,并于其后实现持续盈利。
中网的经历可以对应三个名词:生存、成长和成熟。
初期为了在中国扎根,中网宁做赔本买卖也要打出名气,给对网球比赛充满好奇的中国观众一个尝试的机会。
成长的中网不断完善硬件设施。2006年,中网引入鹰眼回放系统,成为亚洲首个启用鹰眼的赛事;2009年,女子赛事升级为WTA皇冠明珠赛,男子赛事升级为ATP500赛后,中网赛场从南三环迁至国家网球中心,更在2011年启用全新中央球场——可容纳1.5万名观众的钻石球场。
如今,中网更注重观众的精神诉求,力求让观赛成为一种足以发朋友圈的生活宣言。2016年中网提出的“My court(我的主场)”口号,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中网钻石球场。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
当看一场球赛和去公园玩耍一样简单,网球才有可能真正融入生活;当硬件完备的球场不再遥不可及,痴迷的网球爱好者、逐梦的球员才能享用更好的场地设施……